课题 | 《雪孩子》 | 课 型 | 新授 |
目标确定 | 一、课标要求 《语文课程标准》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,能准确地拼读音节,学习独立识字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,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,注意间架结构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。写字姿势正确,书写规范、端正、整洁。喜欢阅读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 在学生朗朗上口的诵读中,欣赏美丽景色,感受美好生活,同时认识事物,表示认识事物的汉字,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,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。 |
二、教材分析 《雪孩子》是一则童话故事。讲述了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,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。小白兔的家着火了,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,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。白云很美很美,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。课文富有童趣,意境优美,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,利于学生理解。《雪孩子》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它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,讲述了友谊、奉献、分离。课文第1~4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,快乐而温情。第5~8自然段写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,它焦急的语言、急切的动作让人敬佩,雪孩子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。第9~14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,雪孩子“浑身水淋淋—化成水—变成水汽—变成了白云”,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,雪孩子没有远离,它依然在小白兔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。 |
三、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,教学时可将课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展现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。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默读课文,试着做到不出声。同时,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课后练习题设计的两组句子,体会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。 |
教学重难点: 1.默读课文,试着做到不出声; 2.了解课文内容,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; |
核心问题设计: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,我们应该做什么? |
环节 | 学习目标 | 评价设计 | 学习活动 |
预学 | 通过自主预习,把课文读通顺。 | 通过开小火车读课文,检查预习效果。 | 开火车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,发现问题及时纠正。 |
| 第一课时 |
共 学 | 1.交流识字方法,识记“添、柴、渐、冒、烫”等15个生字; | 1.通过学生自由读、同桌互读、开火车读的方法集中识字; | 一、激趣导入,揭示课题 1.张贴雪孩子图片,感受雪孩子的可爱。 2.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 (指导读出雪孩子的可爱) 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 1.学生自读课文,要求读准字音,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,拼读几遍。 2.读后,说说你发现了什么?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? 3.出示生字新词,自主识字。 注意读准“添、柴、渐、冒、烫”等15个字 4.重点指导难认生字。 用字理溯源的方法(出示其“构字特点”相关图片)认识“柴、烫”;借助字源图片,关注“冒”字上部两横左右都不堵口。借助图片和自身感受,认识“累”字;用象形图解图片,引导孩子认识“渐”字;用联系生活实际和扩词的方法,认识“烧”字。。 5.“和雪孩子交朋友”识字游戏。 |
2.认识默读,能够掌握默读方法,做到不出声、不指读。 | 2.通过师示范讲解、生尝试默读、师进行表扬评价,指导学生默读课文。 | 三、学习默读,习得方法 1.认识默读,明确要求。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不出声、速度快的阅读方法——默读。 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2.学习默读方法。 ⑴轻声带读,训练学生用眼睛“看”。 可由教师轻声读第1~4 自然段“小白兔和雪孩子玩”的内容,学生不跟着读,只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看课文,嘴巴不出声,手指不指着文字。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“用眼睛看着读”的含义。 ⑵尝试默读,试着做到不出声。 可请学生试着默读第5~8自然段“雪孩子勇救小白兔”的内容,教师观察,可再次强调“不出声”的要领:不能小声嘟囔着读。帮助学生从小声“轻读”过渡到无声“视读”。 ⑶自主默读,反馈评价。 默读第9—14自然段“雪孩子变成了白云”的内容,教师要及时表扬不出声、尽量不动唇,无声地读的学生。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默读时不出声的要领。 |
3.分段朗读,细品1~4自然段,感受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的快乐 | 3.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,检查学生对1~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。 | 四、引读课文,分段学习 1.看图自读课文: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?标画课文的自然段。 2. 学习第一自然段。 (1)学生看插图一,自由读第一自然段。 (2)你从这段读懂了什么?(雪大) (3)从哪儿能看出雪下得大呢?引导找出“一天一夜、房子上、树上、地上、一片白”等词语。 (4)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雪很大很美吗?自己试读。 (5)指名读。 3.学习第二、三自然段 (1)观看插图二、三,图上画了什么?看出小白兔心情怎样? (2)标画出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的句子。 (3)展开想象,感受这对好朋友的快乐。 可先让学生想象雪孩子陪小白兔玩耍的情景,再观赏视频,进而感受这对好朋友的快乐。 |
4.会写“赶、唱、旺、旁、浑”,并且写漂亮。 | 4、通过课上展评的方式,观察并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。 | 五、指导写字 1.出示“我会写”的字:赶、唱、旺、旁、浑。认读、组词。 2.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。 3.示范写,边写边指导。 (1)都是左右结构的字,重点讲解“赶、旁”字。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,再范写指导,重点强调带有新偏旁的“赶”字,右下包围,先外后里的书写规律及横画的间距和穿插。 “旁”上宽下窄,特别注意,长撇的撇尖与上部左端垂直对齐。 (2)老师示范。 (3)点评反馈:宽窄、高低、穿插、定位 4.念笔画、笔顺。 5.学生描红练习书写,教师个别指导。 |
| 第二课时 |
共 学 | 1.细品5-8自然段,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和勇敢善良的品质,并能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。 2.学习第9—14自然段,简单了解水的变化常识,结合课后题,朗读比较两组句子,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。 | 1.通过学生赛读、教师范读的方式,倾听学生读出的着急、勇敢的语气,并进行即时师生评价。 2.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朗读,判断哪个句子更生动。 | 一、复习回顾,温故知新 1.检查认读生字。 二、引读课文,分段学习 1.学习第5—8自然段,抓住写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语言、动作的词句,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和雪孩子的勇敢。 ⑴学生默读,标画出雪孩子语言的句子并全班交流。 课件出示: 不好了!小白兔家着火了! 小白兔,小白兔!你在哪里? 可先引导学生关注标点,采用教师范读,学生赛读等方式,指导学生读出感叹句的语气,感受感叹句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,进而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。 ⑵再次默读,标画出雪孩子动作的词句,感受雪孩子的勇敢。 课件出示: 他一边喊,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。 雪孩子冲进屋里,冒着呛人的烟、烫人的火,找哇找哇,终于找到了小白兔。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,跑到屋外。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找出动词,体会动词的含义,再通过想象画面,观看视频的方式,感受雪孩子的勇敢,进而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。(张贴雪孩子和小白兔贴画并板书:勇敢) ⑶展示朗读,交流评价。 2.学习第9—14自然段,简单了解水的变化常识,结合课后题,朗读比较两组句子,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。 ⑴默读。标画出雪孩子发生变化的词句。 ⑵全班交流,了解水的变化常识。 可以先请学生说原因,然后教师补充介绍。也可以借助视频演示,在一定温度下雪遇热会化成水,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。 ⑶对比朗读两组句子,体会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。 课件出示: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。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,一朵美丽的白云。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。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,很轻很轻的水汽。 教师可先指导读好这两组句子,再让学生说说每一组的第二个句子好在哪里,然后对比朗读,体会第二个句子更具体生动,最后,抄写积累每一组的第二个句子。 ⑷展开想象,讨论交流: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,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? 可提示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,思考后可先在组内交流,再全班交流,感受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的友谊。 |
3.解决本节课的核心问题,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于帮助别人。 4.会写“谁、汽、轻”,并且写漂亮。 | 3.通过指名提问的方式,倾听学生回答别人有困难时需要怎么办,进行即时的师生互动评价。 4.通过课上展评的方式,观察并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。 | 三、朗读全文,升华主题 (1)朗读,回答:你喜欢雪孩子吗?为什么? (2)如果遇到别人有困难,我们应该怎么办?(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,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。) 四、书写指导 1.出示“我会写”的字:谁、汽、轻。认读、组词。 2.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,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。 3.示范写,边写边指导。 (1)都是左右结构的字,重点讲解“轻”字。 轻:(出示辅助线)通过辅助线,你发现了什么?(左长右短,撇折的折在横中线,“车”在竖中线的左边) 唱:左右结构,左窄右宽,口字旁在中线,右边的昌上小下大。 (2)老师示范。 (3)点评反馈:宽窄、高低、穿插、定位 4.念笔画、笔顺。 5.学生描红练习书写,教师个别指导。 五、拓展延伸 《结星星给妈妈的小猴》 六、课堂总结 1.教师小结: 这节课,我们认识了勇敢善良的雪孩子。老师相信,同学们也能像雪孩子一样,遇事多为别人着想,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,勇于帮助别人,成为一个勇敢善良的人。 |
| 板书设计: 雪孩子 快乐 雪孩子——————小白兔 勇敢、善良 |
延学 | A层【基础层】: 把雪孩子的故事讲给父母听,把学到的帮助别人的品质分享给父母。 |
B层【提高层】: 你还知道哪些助人为乐的故事,同学间相互分享。 |